繩愆
詞語 | 繩愆 |
---|---|
拼音 | shéng qi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糾正過失。 唐 白居易 《論元稹第三狀》:“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舉事,必先以 元稹 為戒,無人肯為陛下當官執法,無人肯為陛下嫉惡繩愆。”解釋:
(一)、糾正過失。
唐 白居易 《論元稹第三狀》:“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舉事,必先以 元稹 為戒,無人肯為陛下當官執法,無人肯為陛下嫉惡繩愆。”
釋義:
詞語分開解釋:繩:shéng 木工用的墨線,引申為標準、法則,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糾正。愆:qiān 罪過,過失。
相關詞語:
抱表寢繩閉門思愆長繩系日赤繩系足長繩系景尺步繩趨度己以繩法脈準繩規矩準繩規矩鉤繩規矩繩墨規繩矩墨紅繩系足結繩而治繼繼繩繩進退履繩進退中繩累瓦結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