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議
詞語 | 訪議 |
---|---|
拼音 | fǎng y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咨詢,謀議。 漢 賈誼 《新書·官人》:“知足以為礲礪,行足以為輔助,仁足以訪議。” 唐 韓愈 《復仇狀》:“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憐孝子之心,示不自專,訪議羣下。”(2).依據(jù)義理。訪,通“ 放 ”;議,通“ 義 ”。《戰(zhàn)國策·趙策二》:“詩云:‘服難以勇,治亂以知,事之計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學,義之經也。循計之事,失而不累;訪議之行,窮而不憂。’” 吳師道 補正:“‘訪義’,又疑‘放義’,謂放於義也。” 諸祖耿 匯考:“ 吳師道 又疑訪議當作放義,與循計句并承上文而言,於義亦得。”一說,義為征詢意見。 吳師道 補正:“循計謀之事,雖有故失而無累。訪謀議之行,雖有窮急而不憂。”解釋:
(一)、咨詢,謀議。
漢 賈誼 《新書·官人》:“知足以為礲礪,行足以為輔助,仁足以訪議。” 唐 韓愈 《復仇狀》:“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憐孝子之心,示不自專,訪議羣下。”
(二)、依據(jù)義理。訪,通“ 放 ”;議,通“ 義 ”。
《戰(zhàn)國策·趙策二》:“詩云:‘服難以勇,治亂以知,事之計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學,義之經也。循計之事,失而不累;訪議之行,窮而不憂。’” 吳師道 補正:“‘訪義’,又疑‘放義’,謂放於義也。” 諸祖耿 匯考:“ 吳師道 又疑訪議當作放義,與循計句并承上文而言,於義亦得。”一說,義為征詢意見。 吳師道 補正:“循計謀之事,雖有故失而無累。訪謀議之行,雖有窮急而不憂。”
釋義:
訪議是漢語詞匯,拼音fǎng yi,出自漢·賈誼《新書·官人》。
相關詞語:
不可思議博采眾議崇論閎議串親訪友從長計議崇論吰議崇論宏議崇論谹議從長商議大發(fā)議論訪貧問苦訪親問友瞽言萏議閎言崇議街談巷議集思廣議街譚巷議恐遭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