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威
詞語 | 積威 |
---|---|
拼音 | jī wē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長時間形成的威嚴,勢力。解釋:
(一)、謂強大的威勢。
《司馬法·定爵》:“容色積威,不過改意。” 宋 蘇洵 《權(quán)書下·六國》:“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 秦 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道:‘先擺一席酒灑家喫。’眾人積威之下,誰敢辨其真假?還要他在大王面前方便,大魚大肉,熱酒熱飯,只顧搬將出來。”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眾農(nóng)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憤慨,但是懾于積威,還是有點敢怒而不敢言。”
釋義:
積威,拼音是jī wēi,釋義為強大的威勢,長時間形成的威嚴,勢力。
造句:
1、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2、 詩茍多改痛改,猶學(xué)童常遭塾師撲責,積威之下,易成鈍兒.
相關(guān)詞語:
下馬威八面威風并威偶勢草木知威處心積慮厝火積薪存心積慮寸積銖累措心積慮堆積如山堆金積玉堆山積海惡積禍盈恩威并行恩威并重恩威并用奮武揚威漢官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