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兵
詞語(yǔ) | 三兵 |
---|---|
拼音 | sān bī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三種兵器。指矛、戟、鉞。《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陳三鼓三兵。”楊士勛 疏:“五兵者,徐邈 云:‘矛在東,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按:天子五鼓為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黃鼓。諸侯三鼓者去黑黃二鼓,則知三兵當(dāng)去楯及弓矢。解釋:
(一)、三種兵器。指矛、戟、鉞。
《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陳三鼓三兵。” 楊士勛 疏:“五兵者, 徐邈 云:‘矛在東,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按:天子五鼓為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黃鼓。諸侯三鼓者去黑黃二鼓,則知三兵當(dāng)去楯及弓矢。
釋義:
三兵是漢語(yǔ)詞匯,拼音sān bīng,出自《谷梁傳·莊公二十五年》。
相關(guān)詞語(yǔ):
三家村哀兵必勝挨三頂五按兵不動(dòng)按甲寢兵按甲休兵捱三頂四捱三頂五按兵不舉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巴三覽四半夜三更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不由將兵車之會(huì)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