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禮
詞語 | 昏禮 |
---|---|
拼音 | hūn l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婚娶之禮。古時于黃昏舉行,故稱。古代昏禮有六: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解釋:
(一)、婚娶之禮。古時于黃昏舉行,故稱。古代昏禮有六: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墨子·非儒下》:“昏禮威儀,如承祭祀。”《禮記·郊特牲》:“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列也。”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伺 璟 家有昏禮,將刺殺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媵娣姪于昏禮,登孫尸于祭祀。”
釋義:
1.婚娶之禮。古時于黃昏舉行,故稱。古代昏禮有六: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相關詞語:
愛禮存羊傲慢少禮傲慢無禮卑禮厚幣彬彬有禮博文約禮卑辭厚禮長齋禮佛晨昏定省沖昏頭腦以禮相待晨參暮禮黜昏啟圣頂禮膜拜敦詩說禮導德齊禮等禮相亢地老天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