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曀
詞語 | 陰曀 |
---|---|
拼音 | yīn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云翳。(二)、云氣掩映日光,天氣陰晦。
(三)、比喻政治昏亂。
(四)、指昏亂的政治。
解釋:
(一)、云翳。
《淮南子·泰族訓》:“其且雨也,陰曀未集而魚已噞矣。” 鄭澤 《讀鈍庵紅薇感舊記作》詩:“金風吹素節,陰曀幔云霄。”
(二)、云氣掩映日光,天氣陰晦。
《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欲竢時於須臾兮,日陰曀其將暮。” 王逸 注:“陰曀,闇昧也。” 唐 無名氏 《東陽夜怪錄》:“翼日,到 渭南縣 ,方屬陰曀,不知時之早晚。” 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第觀庚戌而上,暨于 嘉隆 ,君子小人之進退,士風民俗之清濁,朝廷邊鄙之休戚,如陰曀復開,沍寒復燠,誰為此者乎?” 胡樸安 《宿圖書館風雨狐鼠之聲徹夜不絕感而賦此》:“ 閩 海多瘴癘,陰曀我心憂。”
(三)、比喻政治昏亂。
《文選·班彪<北征賦>》:“夫何陰曀之不陽兮,嗟久失其平度。” 李善 注:“陰曀,喻昏亂也。”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時儻莽而陰曀兮,忽不識乎舊宇。”
(四)、指昏亂的政治。
明 宋濂 《擬晉武帝武功頌》:“誕布陽和,以消陰曀。旋乾轉坤,六合一家。”
釋義:
地理分布國內分布:產于臺灣蘭嶼和爛頭島。國外分布:國外分布于日本和菲律賓。
相關詞語:
不陰不陽寸陰尺璧寸陰若歲寸陰是惜尺壁寸陰顛倒陰陽遁陰匿景光陰荏苒光陰似箭貴陰賤璧光陰如箭柳下借陰綠葉成陰柳影花陰魯魚陶陰旁搖陰煽石火光陰山陰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