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詞語 | 孔雀 |
---|---|
拼音 | kǒng q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東南亞和東印度群島產的一種非常大型的陸棲雉類(屬名Pavo),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有綠孔雀和白孔雀兩種。群居在熱帶森林中或河岸邊,羽毛可做裝飾品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向東南飛,每飛五里,就徘徊一陣。徘徊,猶疑不決。漢人詩常以鴻鵠徘徊比喻夫婦離別,此詩開頭也有這個意思。用這兩句詩引起下邊的故事,古代民歌中常用這種寫法。)——《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解釋:
(一)、鳥名。頭上有羽冠。雄鳥頸部羽毛呈綠色,多帶有金屬光澤。尾羽延長成巨大尾屏,上具五色金翠錢紋,開屏時如彩扇,尤為艷麗。雌鳥無尾屏,羽色亦較差。產于熱帶,在我國僅見于 云南 。可供觀賞,羽毛亦為裝飾品。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嘯而長吟。” 漢 劉向 《說苑·雜言》:“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唐 沉亞之 《為人撰乞巧文》:“假文羽於孔雀兮,而使擅夫佳麗。” 宋 孫光憲 《八拍蠻》詞:“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 鐘寬洪 《你好,親愛的北京》詩:“ 毛主席 向孔雀借來了翅膀,托著邊疆的孩子,飛到 北京 !”
(二)、指羽扇。
唐 杜甫 《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之二:“憶昨逍遙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龍顏。麒麟不動爐煙上,孔雀徐開扇影還。” 仇兆鰲 注引 朱瀚 曰:“孔雀,即羽扇。”又引《唐六典》曰:“尚輦局,掌輿輦傘扇。大朝會,則孔雀扇一百五十有六,分居左右。舊翟羽扇, 開元 初改為繡孔雀。”
釋義:
鳥,頭上有羽冠,雄的尾巴的羽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常見的有綠孔雀和白孔雀兩種。成群居住在熱帶森林中或河岸邊,吃谷類和果實等。多飼養來供玩賞,羽毛可以做裝飾品。
造句:
1、收獲的果實五彩繽紛,似乎比那色彩斑斕的孔雀還要美,就像一個天然的調色盤,五光十色: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橙的……
2、孔雀齟齪的雙足減損了它的美,辱沒了它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屏翼。蒙田
相關詞語:
百孔千瘡百孔千創鼻孔朝天鼻孔遼天鼻孔撩天處堂燕雀叢雀淵魚堤潰蟻孔東南雀飛鳧趨雀躍革帶移孔歡呼雀躍黃雀伺蟬黃雀銜環黃雀在后見雀張羅孔孟之道孔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