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狗
詞語 | 吠狗 |
---|---|
拼音 | fèi g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看守門戶的狗。聞聲則吠,故稱。《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與 叔孫 居於 箕 者,請其吠狗,弗與。”孔穎達 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獵者……吏人請 叔孫 乞其吠守之狗。”《新唐書·李棲筠傳》:“宿賊 張度 保 陽羨 西山,累年吏討不克。至是發卒捕斬,支黨皆盡,里無吠狗。”宋 蘇軾 有《余來儋耳得吠狗》詩。(二)、古地名。《國語·齊語》:“反其侵地 柴夫、吠狗。”韋昭 注:“燕 之二邑。”
解釋:
(一)、看守門戶的狗。聞聲則吠,故稱。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與 叔孫 居於 箕 者,請其吠狗,弗與。” 孔穎達 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獵者……吏人請 叔孫 乞其吠守之狗。”《新唐書·李棲筠傳》:“宿賊 張度 保 陽羨 西山 ,累年吏討不克。至是發卒捕斬,支黨皆盡,里無吠狗。” 宋 蘇軾 有《余來儋耳得吠狗》詩。
(二)、古地名。
《國語·齊語》:“反其侵地 柴夫 、 吠狗 。” 韋昭 注:“ 燕 之二邑。”
釋義:
【名稱】:吠狗【拼音】:fèi gǒu 【注音】:ㄈㄟˋ ㄍㄡˇ《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與 叔孫 居於 箕 者,請其吠狗,弗與。” 孔穎達 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獵者……吏人請 叔孫 乞其吠守之狗。”《新唐書·李棲筠傳》:“宿賊 張度 保 陽羨 西山 ,累年吏討不克。至是發卒捕斬,支黨皆盡,里無吠狗。” 宋 蘇軾 有《余來儋耳得吠狗》詩。《國語·齊語》:“反其侵地 柴夫 、 吠狗 。” 韋昭 注:“ 燕 之二邑。”
相關詞語:
阿狗阿貓阿貓阿狗白云蒼狗白衣蒼狗幫狗吃食藏弓烹狗蒼狗白衣蒼狗白云椎埋狗竊椎埋屠狗打狗看主打落水狗斗雞走狗打雞罵狗打人罵狗貂狗相屬斗雞養狗飛鷹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