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殃
詞語 | 火殃 |
---|---|
拼音 | huǒ y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指預兆火災的天象。《晉書·藝術傳·戴洋》:“昨夜火殃,非國福。”唐 張鷟《朝野僉載》卷二:“開元 二年,衛州 五月,頻有火災。其時人盡皆見物大如甕,赤如燈籠,所指之處,尋而火起,百姓咸謂之‘火殃’。”明 田藝蘅《留青日札·星變雜記》:“嘉靖 壬戌六月二十四日,有流星大如月,隕於西北,其聲殷殷如雷,其光燭天,或曰火殃。”解釋:
(一)、古代指預兆火災的天象。
《晉書·藝術傳·戴洋》:“昨夜火殃,非國福。”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 開元 二年, 衛州 五月,頻有火災。其時人盡皆見物大如甕,赤如燈籠,所指之處,尋而火起,百姓咸謂之‘火殃’。”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星變雜記》:“ 嘉靖 壬戌六月二十四日,有流星大如月,隕於西北,其聲殷殷如雷,其光燭天,或曰火殃。”
釋義:
1.古代指預兆火災的天象。
相關詞語:
熬油費火抱薪救火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炳如觀火炳若觀火病國殃民不避水火不避湯火不食煙火趁火打劫池魚之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