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鵬
詞語 | 風鵬 |
---|---|
拼音 | fēng pé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后以“風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解釋:
(一)、《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后以“風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 唐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詩:“才力似風鵬,誰能算升斗。”
釋義: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相關鏈接:風
相關詞語:
耳邊風耳旁風風馬牛殺風景石尤風一風吹挨風緝縫捱風緝縫八面威風霸王風月飽經風霜暴風驟雨北風之戀弊絕風清抃風舞潤別風淮雨別有風趣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