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書
詞語 | 四部書 |
---|---|
拼音 | sì bù shū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中國 古代書籍統分為四大類,故稱。解釋:
(一)、中國 古代書籍統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數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整,以五經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參閱《隋書·經籍志一》。
釋義:
1.中國古代書籍統分為四大類,故稱。晉荀勖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數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東晉李充加以調整,以五經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隋唐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相關詞語:
掉書袋按部就班捱三頂四巴三覽四白面書生半部論語閉戶讀書秉筆直書博覽群書不三不四八萬四千白面書郎巴三攬四半三不四伴食中書閉門讀書臂有四肘不刊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