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路
詞語 | 南北路 |
---|---|
拼音 | nán běi lù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向南和向北的道路。(二)、戲曲聲腔中的皮(西皮)黃(二黃)的別稱。因西皮來自(陜西)而稱為“北路”,二黃來自安徽而稱為“南路”,合稱“南北路”。
解釋:
(一)、向南和向北的道路。
清 宋琬 《京口遣懷時江上戒嚴》詩:“出忘南北路,坐廢短長吟?!?/p>
(二)、戲曲聲腔中的皮(西皮)黃(二黃)的別稱。因西皮來自(陜西)而稱為“北路”,二黃來自 安徽 而稱為“南路”,合稱“南北路”。
釋義:
西皮起源于秦腔,二黃是由吹腔、高撥子演變而成。在有些劇種中,西皮、二黃又分別稱為“北路”、“南路”,合稱“南北路”。清初時西皮是漢調的主要腔調,二黃是微調的主要腔調。隨著漢調、微調以及二者合流演變而成的京劇在各地的流傳,西皮、二黃對南方許多劇種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發展出一些新的劇種,形成一種聲腔系統。京劇在皮黃系統中流傳最廣,因此“皮黃”有時也專指京劇。
相關詞語:
安宅正路白首北面半路出家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必不撓北必由之路篳路藍縷避讓賢路半路修行半半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