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
詞語 | 地獄 |
---|---|
拼音 | dì y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某些宗教指人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跟“天堂”相對)。(二)、比喻黑暗而悲慘的生活環境。
解釋:
(一)、梵文Naraka的意譯,意為“苦的世界”。處于地下,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目。古 印度 傳說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后要墮入地獄,受種種苦。佛教也采用此說。
《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昔 五臺山 一僧,夜恒夢至地獄。” 茹志鵑 《失去的夜》一:“ 也寶 睜大了眼,她怕,她覺得恐怖,她想起人們常說的十八層地獄,其中有一層是上刀山下油鍋。”
(二)、與天堂相對。本為希伯來文,后基督教轉意譯為地獄。猶太教經典中原意為“陰間”,僅指死者靈魂的去處,并不涉及賞罰問題;后為基督教人轉其意而用之,指不信仰耶穌基督的人靈魂于末日審判后受永刑的地方。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堪嘉弟妹立綱常,全敬神爺姓字揚,自此無憂罹地獄,自然永遠在天堂。”
(三)、比喻險惡悲慘的境地。
《三國志·魏志·蔣濟傳》:“賊據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為自內地獄,危亡之道也。” 馮雪峰 《上饒集中營》第一部:“這是暗無天日的活地獄!” 曹禺 《原野》序幕:“他眼里閃出兇狠,狡惡,機詐與嫉恨,是個剛從地獄里逃出來的人。”
釋義:
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罪人死亡后靈魂會到的地方。在漢族傳統宗教觀念中,地獄是陰間地府的一部分。地獄的觀念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觀念中,如佛教、 印度教、現今的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的一些派別、伊斯蘭教等。其實陰間和地獄的性質不盡相同.陰間也稱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而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不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