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
詞語 | 一偏 |
---|---|
拼音 | yī piā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偏于一方面的:一偏之見。一偏之論。解釋:
(一)、一個部分;片面。
《荀子·天論》:“萬物為道一偏,一物為萬物一偏,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 宋 曾鞏 《<新序>序》:“及 周 之末世,先王之教化法度既廢,餘澤既熄,世之治方術(shù)者,蓋得其一偏。”《金史·叛臣傳·窩斡》:“乘勢麾軍擊其一偏,賊遂卻。”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教人為學(xué)不可執(zhí)一偏。”
(二)、偏于一個方面的。
宋 陳亮 《上孝宗第一書》:“仁明足以照臨羣臣一偏之論。”《宋史·劉述傳》:“ 安石 任一偏之見,改立新議。”《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這都是一偏的話。”
釋義:
1.一個部分;片面。 2.偏于一個方面的。
造句:
1、公則四通八達(dá),私則一偏而隅。
2、多年以前,一偏僻的小山村剛剛通電,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泡。一老太太不知怎么關(guān)燈,像吹煤油燈似的吹了半天,仍沒熄滅。她自言自語道:“這新玩意真好,還防風(fēng)哩。”。
相關(guān)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fēng)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