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態(tài)
詞語 | 丑態(tài) |
---|---|
拼音 | chǒu tài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令人厭惡的樣子或舉動:丑態(tài)百出。解釋:
(一)、丑惡的面目、姿態(tài)。
清 杜濬 《寓園即事》詩之二:“非時見丑態(tài),遑問種類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可笑一班小人,奉承權(quán)貴,費千金盛設(shè),十分丑態(tài),一無所取,徒傳笑柄。” 茅盾 《子夜》十五:“一路上, 瑪金 想起自己和 克佐甫 的爭論,想起了 蘇倫 的丑態(tài),心里是又怒又恨。”
釋義:
丑態(tài),漢語詞匯。拼音:chǒu tài指人的各種丑惡的形態(tài)和舉動。
造句:
1、清醒時掩飾的顯出種種丑態(tài)。菲爾丁
2、我實在看不慣他那狐假虎威的丑態(tài),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相關(guān)詞語:
百拙千丑比物丑類變態(tài)百出丑類惡物丑聲遠播丑態(tài)百出出乖露丑丑態(tài)畢露出丑放乖出丑揚疾楚楚作態(tài)出乖弄丑摧堅獲丑地丑德齊黨邪丑正當(dāng)場出丑地丑力敵惡直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