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難
詞語 | 論難 |
---|---|
拼音 | lùn n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針對對方的論點提出質問,進行辯論。難(nàn):質問。解釋:
(一)、辯論詰難。
《詩·大雅·公劉》“于時語語” 毛 傳:“直言曰言,論難曰語。” 陳奐 傳疏:“論難者,理有難明,必辨論之不已也。” 宋 蘇軾 《司馬溫公行狀》:“公於上前,反覆論難,甚苦。” 郭沫若 《七請》:“因為《雜文》三期的標題是《關于詩》,論難的人便把它限制在詩的問題上去了。”
釋義:
論難,讀音 lùnnàn ,解釋為爭論焦點問題。
造句:
1、夫建事立義,莫不須理而定;及其論難,鮮能定之。
2、期后背書是票據法中的一個理論難點。
相關詞語:
暗箭難防礙難從命百般刁難百年難遇半部論語本性難移冰山難靠稟性難移不根之論不刊之論不易之論八難三災白雪難和拔劍論功百喙難辯百喙難辭百口難分避難就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