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
詞語 | 實地 |
---|---|
拼音 | shí d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在現場(做某事):實地考察。實地試驗。(二)、實實在在(做某事):實地去做。
解釋:
(一)、指平地,地面。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今在絶島中間,未到實地,性命也還是與龍王合著的哩。”《三俠五義》第十二回:“手摟絲絳,順手而下,兩腳落在實地。”
(二)、實實在在。
王守仁 《大學問》附 明 錢德洪 曰:“學者果能實地用功,一番聽受,一番親切。”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三國 分立,戰爭最烈:生民不見俎豆之容,黔首唯覩戎馬之跡,雖承 漢 末儒術之盛,已乏實地講習之人,學之不明,文無足採。” 聶紺弩 《談<野叟曝言>》:“實地招供,我沒有看見過這樣怕人的文章。”
(三)、猶實際。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到了二十世紀,古人空想中的潛水艇,飛行機,是實地上成功了?!?郭沫若 《旋乾轉坤論》:“那五個女兒假如聽其自然,讓那一位貧窮的農婦哺育下去,要求她們能夠活周全,恐怕都是很難的事。這不是對于我們的一個很好的實地示教嗎?”
(四)、事物發生或產生的地方;在現場(做某事)。
徐特立 《各科教學法講座》:“比如光看礦石,就不如到礦山里去看看,因為礦山是礦石存在的條件,所以實物不如實地?!?靳以 《跟著老馬轉》:“﹝ 老馬 ﹞下了班就忙不迭地跑到鋼鐵廠實地參觀學習,還向鋼鐵廠的安全技術員認真討教。”如: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 毛澤東同志 一九二七年到 湖南 作了三十二天的實地調查之后寫成的。
釋義:
實地,指在事情發生或出現的地方;在現場。見王守仁 《大學問》附 明 錢德洪 曰:“學者果能實地用功,一番聽受,一番親切?!?/p>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按名責實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避實擊虛避實就虛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