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一
詞語 | 尺一 |
---|---|
拼音 | chǐ y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稱“尺一牘”、“尺一板”。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二)、指書信。
解釋:
(一)、亦稱“ 尺一牘 ”、“ 尺一板 ”。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
《漢書·匈奴傳上》:“ 漢 遺 單于 書,以尺一牘,辭曰:‘皇帝敬問 匈奴 大單于無恙’,所以遺物及言語云云。”《東觀漢記·楊政傳》:“ 政 師事博士 范升 。 建武 中, 升 為太常丞,為去妻所誣告,坐事繫獄,當伏重罪…… 政 涕泣求哀,上即尺一出 升 。”《后漢書·陳蕃傳》:“陛下宜採求失得,擇從忠善。尺一選舉,委尚書三公。” 李賢 注:“尺一,謂板長尺一,以寫詔書也。”《后漢書·輿服志下》“乘輿黃赤綬” 劉昭 注引 漢 衛宏 《漢舊儀》:“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尺一板中約署。” 宋 陳與義 《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詩:“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清 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詩:“明廷來尺一,空谷賁蒲輪。”
(二)、指書信。
《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多謝貴人脩尺一,西山制置逕相投。” 清 方文 《訪吳錦雯不遇留此》詩之一:“板扉深巷掩,霉雨暮天寒。尺一授童女,歸時抆淚看。”
釋義:
1.亦稱"尺一牘"﹑"尺一板"。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 2.指書信。
相關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昂藏七尺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