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詞語 | 陶器 |
---|---|
拼音 | táo q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陶質的器皿,現(xiàn)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解釋:
(一)、用黏土燒制的器皿。質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黃褐色。也有涂上別的顏色或彩色花紋的。新石器時代開始大量出現(xiàn)。現(xiàn)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齊必得。” 唐 趙璘 《因話錄·徵》:“兵察帝主院中茶,茶必市 蜀 之佳者,貯于陶器,以防暑濕。”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陶器的出現(xiàn)是人類在向自然界斗爭中的一項劃時代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釋義: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xiàn)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陶器的發(fā)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fā)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之一。
造句:
1、 并非神仙才能燒陶器,有志的人總可以學得精手藝。
2、 并非神仙能力燒陶器,有志的人總能夠學得精技藝。
相關詞語:
不成器布被瓦器藏器待時大器晚成斗筲之器富埒陶白凡偶近器瑚璉之器懷才抱器懷材抱器將相之器積厚成器量才器使魯魚陶陰器二不匱器小易盈器宇軒昂器滿將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