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源
詞語 | 弊源 |
---|---|
拼音 | bì yuá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弊病產(chǎn)生的根源。解釋:
(一)、弊病產(chǎn)生的根源。
清 夏燮 《中西紀事·長江設關》:“庶可杜絶弊源。”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出堂規(guī)》:“惟孜孜以培養(yǎng)凋殘、釐剔奸骫為務,欲求清絶弊源。”
釋義:
1.弊病產(chǎn)生的根源。
造句:
1、 英人反覆,請封關禁海,設法剿辦,以清弊源。
2、 城市之弊源自集聚城市之興也源自集聚。
相關詞語:
拔本塞源百弊叢生弊車羸馬弊絕風清補偏救弊本末源流弊衣簞食弊衣疏食弊衣蔬食弊帚千金弊帚自珍除奸革弊齒弊舌存端本正源杜弊清源端本澄源風清弊絕返本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