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燼
詞語 | 煙燼 |
---|---|
拼音 | yān jì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煙燼”。煙和灰燼。(二)、燒成煙燼。
(三)、指火焚之后的殘余物。
解釋:
(一)、亦作“煙燼”。煙和灰燼。
《列子·黃帝》:“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 伯喈 識絶音之器於煙燼之餘; 平子 剔逸響之竹於未用之前。” 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儻使 平子 不出, 公紀 不生,將恐此書與糞土同捐,煙燼俱滅。”
(二)、燒成煙燼。
晉 葛洪 《抱樸子·漢過》:“東序煙燼於委灰,生民燋淪於淵火。”
(三)、指火焚之后的殘余物。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經綸圖籍,校讐煙燼。”
釋義:
1.亦作"煙燼"。 2.煙和灰燼。 3.燒成煙燼。 4.指火焚之后的殘余物。
相關詞語:
一溜煙不食煙火扯纖拉煙分煙析產分煙析生過眼煙云過眼云煙浩如煙海荒無人煙灰飛煙滅灰煙瘴氣火滅煙消狼煙四起狼煙大話柳煙花霧露紅煙綠露紅煙紫落紙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