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葷
詞語 | 五葷 |
---|---|
拼音 | wǔ h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也叫五辛。一般指宗教信仰者忌諱食用的五種氣味濃烈的蔬菜。如佛家忌大蒜、小蒜、興渠(根似蘿卜,味似蒜)、慈蔥、茖蔥。道家忌韭菜、薤、蒜、蕓薹、胡荽。解釋:
(一)、即五辛。
宋 陳德武 《馬頭調·醉打山門》:“那 濟顛 僧,五葷都用,他全不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蒜》:“五葷即五辛,謂其辛臭昏神伐性也。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蕓薹、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為五葷。興渠,即阿魏也,雖各不同,然皆辛熏之物。”《西游記》第八回:“﹝ 豬八戒 ﹞遂此領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絶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
釋義:
1.即五辛。
造句:
1、遂此領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
2、好,貧僧也收你做半僧弟子,法號叫八戒,望你能斷了五葷三厭。
相關詞語:
五里霧挨三頂五捱三頂五拔十得五拔十失五博覽五車攢三聚五攢三集五腹載五車九五之尊連三接五連三跨五銘感五內目迷五色馬中關五七相五公牽五掛四去天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