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
詞語 | 推倒 |
---|---|
拼音 | tuī d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向前用力使物體倒下。(二)、壓倒。
(三)、猶推翻。謂否定已有的說法、計劃、決定等。如:一切誣蔑不實之詞應予推倒。
解釋:
(一)、向前用力使物體倒下。
唐 白居易 《有木》詩之七:“一旦樹推倒,獨立暫飄鷂。”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元和 中,有老卒推倒平淮西碑,官司鍼其項,又以枷擊守獄者。”《水滸傳》第二回:“﹝眾人﹞盡從殿內奔將山來,推倒攧翻無數。” 魯迅 《準風月談·爬和撞》:“聰明人就會推,把別人推開,推倒,踏在腳底下,踹著他們的肩膀和頭頂,爬上去了。”
(二)、壓倒。
《宋史·儒林傳六·陳亮》:“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自謂差有一日之長。”
(三)、猶推翻。謂否定已有的說法、計劃、決定等。如:一切誣蔑不實之詞應予推倒。
釋義:
推倒是由兩個動詞所組成的復合動詞,分別代表施力者與受力者。施力者對直立的受力者以一手或雙手正面施予一垂直受力者站立之方向,使得受力者向后倒下的動作就是"推倒"。
造句:
1、 意志命運往往背道而馳,決心到最后會全部推倒。
2、 根兒向縱深處延伸一寸,小樹被狂風推倒的危險就減弱了一分。
相關詞語:
阿平絕倒拜倒轅門半推半就本末倒置白黑顛倒冰山易倒不識起倒不知顛倒不知起倒倒鳳顛鸞倒冠落佩倒戈卸甲倒海翻江倒三顛四倒山傾海倒背如流倒繃孩兒倒裳索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