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宮調
詞語 | 諸宮調 |
---|---|
拼音 | zhū gōng diào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宋、金、元說唱藝術的一種,也是一種文學體裁。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短套,首尾一韻;再用不同宮調的短套聯成長篇,其中穿插說白,用來說唱長篇故事。伴奏樂器主要是琵琶。解釋:
(一)、宋 、 金 、 元 流行的一種說唱文學。起源于 北宋 。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短套,首尾一韻;再用不同宮調的許多短套聯成長篇,雜以說白,以說唱長篇故事。現存作品只有全本的 金 董解元 作《西廂記》和兩個殘本 金 無名氏作《劉知遠》的殘篇, 元 王伯成 作《天寶遺事》的殘篇。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釋義:
曲藝形式。傳為北宋孔三傳所創。盛行于兩宋和金元,元末已少有人能演。表演形式有說有唱,以唱為主。歌唱部分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子聯成短套,再用不同宮調的若干短套聯成全篇。適宜說唱長篇故事。今存作品有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佚名《劉知遠諸宮調》(殘篇)等。對元雜劇的形成有直接影響。
造句:
1、院本雜劇、諸宮調和俗謠俚曲尤以嶄新面貌和杰出成就出現在文學史上,對于北曲的形成和走向產生了影響。
2、書中關於諸宮調的淵源?諸藝的名稱?講史?小說的分類等?也受到研究中國戲曲?小說和雜技史的學者的重視。
相關詞語:
北宮嬰兒貝闕珠宮步調一致卑宮菲食蟾宮折桂陳詞濫調藏諸名山陳辭濫調調兵遣將調虎離山打入冷宮地上天宮調弦品竹鼎鼐調和反求諸己風調雨順付諸東流付諸洪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