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泥
詞語 | 紫泥 |
---|---|
拼音 | zǐ n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解釋:
(一)、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
《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賢 注引 漢 蔡邕 《獨斷》:“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封紫泥於璽禁,傳墨令於銀書。”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十二:“古印文作白字,蓋用以印泥,紫泥封詔是也。”后即以指詔書。 南朝 梁 沉約 《為始興王讓儀同表》:“徒塵翠渥,方降紫泥,以茲上令,用隔下情。” 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恩隨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清 吳偉業 《九峰草堂歌》:“紫泥欲下早蟬蛻,掉頭不肯隨東封。”
釋義:
紫砂礦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鐵礦組成,其制成紫砂成品泥具有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干燥、燒成收縮率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而成為舉世名陶。其良好的結合性和穩定的可塑性,也賦予了紫砂茗壺手工成型、拍、壓、括、塑、鏤、刻等多種工藝手法。紫砂礦土包括紫泥、本山綠泥、紅泥等幾大類。
造句:
1、在還沒有出現h7n9病例的福建,漳州紫泥鎮的鴨農們不但賣不出去鴨子,每天還要捕殺掉數以萬計的鴨苗。
2、當時紫泥泉多數是土種哈薩克羊,耐高寒、善攀巖,但是個頭小、毛粗色雜,只能捻繩搟氈。
相關詞語:
百紫千紅鼻青眼紫姹紫嫣紅禪絮沾泥乘云行泥趁水和泥出云入泥傳龜襲紫傳爵襲紫重金兼紫帶金佩紫大紅大紫帶水拖泥掇青拾紫畫沙印泥黃旗紫蓋紅紫亂朱鴻泥雪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