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
詞語 | 伶仃 |
---|---|
拼音 | líng dī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孤獨(dú);沒有依靠:孤苦伶仃。(二)、瘦弱:瘦骨伶仃。
解釋:
(一)、亦作“ 伶丁 ”。孤獨(dú)貌。
《文選·李密<陳情表>》“零丁孤苦” 李善 注引舊題 漢 李陵 《贈蘇武》詩:“遠(yuǎn)處天一隅,苦困獨(dú)伶丁。” 宋 陸游 《幽居遣懷》詩:“斜陽孤影嘆伶仃,橫案烏籐坐草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伶仃獨(dú)步,無可問程。”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三:“他現(xiàn)在只他一人同一遺腹子孤苦伶仃的住在母家。”
(二)、形容瘦弱或細(xì)長。
元 王德信 《四塊玉》套曲:“則我這瘦伶仃形體如柴。”《金瓶梅詞話》第九六回:“誰人知道我心頭,天害的我伶仃瘦。” 魯迅 《吶喊·故鄉(xiāng)》:“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象一個(gè)畫圖儀器里細(xì)腳伶仃的圓規(guī)。”
(三)、形容搖擺晃動的樣子。
《水滸傳》第一一七回:“ 武松 醒來,看見左臂已折,伶仃將斷。”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三腳狗》:“ 杭州 江干,有狗三足,一足在胸前,行則彳亍伶仃,立必倚墻,否則易仆。”
釋義:
伶仃,指孤苦無依靠。形容瘦弱或細(xì)長。
相關(guān)詞語:
百伶百俐聰明伶俐孤苦伶仃孤苦仃俜口齒伶俐利齒伶牙伶仃孤苦伶牙俐齒俐齒伶牙伶俐乖巧千伶百俐瘦骨伶仃伶伶仃仃伶牙利爪伶牙俐嘴俗手伶工不伶不俐伶牙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