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文
詞語 | 無文 |
---|---|
拼音 | wú wé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沒有文字記述。《書·洛誥》:“周公 曰:‘王肇稱 殷 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孔 傳:“言王當始舉 殷 家祭祀,以禮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一說,文通“紊”,不紊亂。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今案,文當讀為紊。紊,亂也。”唐 蔣防《連州廖先生碑銘》:“仙書無文,仙語無詞;以心傳心,天地不知。”明 賈仲名《書<錄鬼簿>后》:“自 宮大用 已下一十八人,皆作其傳……餘者皆無文焉。”(二)、指言語、辭章沒有文采。《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禮記·禮器》:“﹝禮﹞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
(三)、沒有彩藻之飾;沒有紋飾。《后漢書·郎顗傳》:“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無文。”
(四)、謂樸實無華。唐 薛用弱《集異記·蔡少霞》:“少霞 無文,乃孝廉一叟耳,固知其不妄矣。”金 元好問《朝列大夫張公墓表》:“若夫確固而不移,質直而無文;直前徑行,唯義所存。”
解釋:
(一)、沒有文字記述。
《書·洛誥》:“ 周公 曰:‘王肇稱 殷 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 孔 傳:“言王當始舉 殷 家祭祀,以禮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一說,文通“ 紊 ”,不紊亂。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下》:“今案,文當讀為紊。紊,亂也。” 唐 蔣防 《連州廖先生碑銘》:“仙書無文,仙語無詞;以心傳心,天地不知。” 明 賈仲名 《書<錄鬼簿>后》:“自 宮大用 已下一十八人,皆作其傳……餘者皆無文焉。”
(二)、指言語、辭章沒有文采。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禮記·禮器》:“﹝禮﹞有以素為貴者,至敬無文,父黨無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
(三)、沒有彩藻之飾;沒有紋飾。
《后漢書·郎顗傳》:“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無文。”
(四)、謂樸實無華。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 少霞 無文,乃孝廉一叟耳,固知其不妄矣。” 金 元好問 《朝列大夫張公墓表》:“若夫確固而不移,質直而無文;直前徑行,唯義所存。”
釋義:
1.沒有文字記述。《書.洛誥》:"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孔傳:"言王當始舉殷家祭祀,以禮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一說,文通"紊",不紊亂。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今案,文當讀為紊。紊,亂也。" 2.指言語﹑辭章沒有文采。 3.沒有彩藻之飾;沒有紋飾。 4.謂樸實無華。
相關詞語:
安然無事安然無恙安忍無親暗淡無光暗弱無斷暗無天日奧妙無窮懊悔無及黯淡無光黯然無色案無留牘傲慢無禮蒼白無力把玩無厭白璧無瑕百代文宗百無禁忌百無聊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