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發達國家
詞語 | 最不發達國家 |
---|---|
拼音 | zuì bù fā dá guó jiā |
字數 | 6字詞語 |
形式 | 無 |
意思:
“最不發達國家”(英語:Least developed country,縮寫:LDC、LDCs)是指那些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聯合國所頒布的人類發展指數最低的一系列國家。“最不發達國家”一詞最早出現在1967年“77國集團”通過的《阿爾及利亞憲章》中。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正式把最不發達國家作為國家類別的2678號決議,并制訂了衡量最不發達國家的3條經濟和社會標準: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975美元以下;2、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制造業所占比重低于百分之十;3、人口識字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下。根據這個標準,當時聯合國把24個成員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即所謂“最窮國”。
解釋:
按照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規定的標準所作的一種國家劃分。其標準為(1994年):(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于699美元;(2)擴大的實際生活質量指數不超過47點;(3)經濟多種經營指數不超過26點;(4)人口不超過7500萬。
相關詞語:
不成器抱不平不旋踵三家村哀而不傷挨家挨戶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愛國如家曖昧不明安邦定國安邦治國安不忘危安國寧家安家立業安家落戶按兵不動按捺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