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興
詞語 | 起興 |
---|---|
拼音 | qǐ x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有興致;感興趣。解釋:
(一)、詩歌表現手法之一。謂由外界環境觸發詩興文思。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宋 朱熹 集傳:“故詩人因所見以起興,而嘆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明 馮夢龍 《邯鄲夢·行宮望幸》:“勞你有個歌兒,將月兒起興,歌出船上事體,每句要彎彎二字,中兩句要打入帝王二字,要個尾聲兒。” 清 姚際恒 《詩經通論·詩經論旨》:“興者,但借物以起興,不必與正意相關也。”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修辭》:“比亦常代起興作用。”
(二)、上勁,起勁。
于伶 《七月流火》第四幕:“剛跟敵人斗出點名堂,所謂戰斗正酣,殺得起興,下火線,不甘心!”
釋義:
起興,又叫“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朱熹《詩集傳》)。就是說,先說其他事物,再說要說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的開頭,是一種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藝術表現手法,它有起情,營造作品氣氛,協調韻律,確定韻腳和音步,拈連上下文關系等的作用。運用起興手法還可使語言詠唱自由,行文顯得輕快、活潑。
造句:
1、 快樂之道如下: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興趣寬廣,并對引起興趣的人和事,不做敵對的反應,而做友善的反應。
2、 老師回到同學們中間,和大家一起興奮不已地跳著、唱著,我忽然感覺他就是我們中間的一員。真奇怪,老師這么大年紀,還能像孩子一樣又蹦又跳的。
相關詞語:
白手起家百廢俱興背山起樓比肩并起白手興家百廢待興百廢具興敗興而歸不識起倒不知起倒長眠不起沉疴難起沉滓泛起晨興夜寐觸目興嘆觸物興懷此伏彼起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