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
詞語 | 三秋 |
---|---|
拼音 | sān qi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秋收、秋耕、秋播指秋季的三個月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歷九月指三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李白《江夏行》解釋:
(一)、謂九個月。一秋三月,三秋為九月。
《詩·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孔穎達 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一說指三年。見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晉 陸機 《挽歌》之一:“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 宋 李彌遜 《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詞:“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二)、指秋季。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合稱三秋。
晉 陶潛 《閑情賦》:“愿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無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詞:“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納蘭性德 《與顧梁汾書》:“天清氣朗,時值三秋。”
(三)、指秋季的第三月,即農歷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銘》:“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簡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詩:“三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四)、秋收、秋耕、秋種的統稱。
釋義:
三秋,江南農民根據時令和收、種、管三項農事所定的名稱。
造句:
1、 重湖疊山獻清嘉,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2、 江聲雨勢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饒。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來赴石梁招。
相關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暗送秋波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百歲千秋半夜三更冰壺秋月不成三瓦不三不四八難三災白璧三獻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軍三舍避君三舍冰壸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