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對
詞語 | 酬對 |
---|---|
拼音 | chóu du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應(yīng)酬答對酬對自如解釋:
(一)、亦作“酧對”。亦作“醻對”。應(yīng)對;對答。
《后漢書·第五倫傳》:“﹝ 第五倫 ﹞從王朝京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 倫 因此酬對政道,帝大悅。” 宋 司馬光 《答齊州司法張秘校正彥書》:“人或雜舉而猝問之,醻對無滯,袞袞焉如泉源之不窮。”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 德昭 對客議時事,率不遜語,人莫敢與酧對。”《五燈會元·法眼宗·定山惟素山主》:“若論家風(fēng)與境,不易酬對。” 章炳麟 《校文士》:“ 戴君 在樸學(xué)家號為能文,其成一家言者,則信善矣,造次筆札酬對之詞,顧反與 宋 文相似。”
釋義:
酬對,指應(yīng)酬答對。語出《后漢書·第五倫傳》:“﹝ 第五倫 ﹞從王朝京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 倫 因此酬對政道,帝大悅。”
造句:
1、俾體用相酬對,皆真俗不二之喻也。
2、又于樽酒之間,酬對之際,折其氣,伏其心,罷節(jié)旌,授環(huán)衛(wèi),謦欬之易。
相關(guān)詞語:
唱對臺戲成雙作對楚囚對泣從容應(yīng)對成雙成對抽黃對白酬功給效楚囚相對當頭對面對簿公堂對床夜雨對答如流對景掛畫對景傷情對酒當歌對牛彈琴對頭冤家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