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帽
詞語 | 箬帽 |
---|---|
拼音 | ruò m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箬竹的篾或葉子制成的帽子,用來遮雨和遮陽光:蓑衣箬帽。解釋:
(一)、即箬笠。
清 王士禛 《玄墓歸答李戶部》詩:“何能共醉寒香里,悵絶清溪箬帽斜。” 許杰 《壽平》二:“可是, 壽平 呢,他卻真的脫下長褂子,赤腳,戴箬帽,每日在鄉下走五六十里、七八十里路。”參見“ 箬笠 ”。
釋義:
箬帽,指箬竹的篾或葉子制成的帽子,用來遮雨和遮陽光。
造句:
1、 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常年腳長年泡在水里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2、 他和老百姓一起勞作,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相關詞語:
鞭絲帽影戴高帽兒戴高帽子好戴高帽烏帽紅裙雨巾風帽謝郎著帽青衣烏帽戴綠帽子脫帽露頂穿靴戴帽孟嘉落帽重陽落帽戴大帽子丟帽落鞋穿靴帶帽烏紗帽龍山落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