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嘆
詞語 | 嗟嘆 |
---|---|
拼音 | jiē tà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嘆息:嗟嘆不已。解釋:
(一)、見“ 嗟嘆 ”。
(二)、亦作“ 嗟嘆 ”。吟嘆;嘆息。
《禮記·樂記》:“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東觀漢記·牟融傳》:“帝數(shù)嗟嘆,以為才堪宰相。”《世說新語·文學(xué)》“ 晏 聞 弼 名” 劉孝標(biāo) 注引《王弼別傳》:“ 弼 之卒也, 晉景帝 嗟嘆之。”《太平廣記》卷二○四引 唐 袁郊 《甘澤謠·許云封》:“﹝ 韋應(yīng)物 ﹞夜泊 靈璧驛 。時云天初瑩,秋露凝冷,舟中吟諷,將以屬詞。忽聞 云封 笛聲,嗟嘆良久。”《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今日既承不棄到此,如何只是嗟嘆?” 丁玲 《莎菲女士日記·三月二十七》:“他聽見明天我要上山時,他顯出的那驚詫和一種嗟嘆,又很安慰到我,于是我真的笑了。”
釋義:
嗟嘆使心傷。——《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唐·韓愈《師說》嗟乎!…非此之由乎。——清·劉開《問說》
造句:
1、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肺結(jié)核患者躺在床上嗟嘆的時分,他怎樣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即是那個在馬路上隨意吐痰的人呢?
相關(guān)詞語:
唉聲嘆氣哀聲嘆氣噯聲嘆氣白頭之嘆長吁短嘆觸目興嘆長噓短嘆叱嗟風(fēng)云咄嗟便辦咄嗟叱咤咄嗟立辦短嘆長吁咄嗟之間扼腕長嘆扼腕嘆息廢書而嘆付之一嘆鳳嘆虎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