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
詞語 | 意向 |
---|---|
拼音 | yì xià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心之所向;意圖。解釋:
(一)、見“ 意向 ”。
(二)、亦作“ 意嚮 ”。志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郗司空 家有傖奴,知及文章…… 劉 問何如 方回 。 王 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 方回 。’” 明 唐順之 《寄黎知州書》:“僕閒居自咎,惜從前意向之未真,覺一切妄念之為累。”
(三)、心之所向,意圖。
《南齊書·庾杲之傳》:“昔 袁公 作衛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此三江五湖,隨其意向,無不游適。”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三軍之耳目心思視一將之意嚮為轉移。”
釋義:
意向是指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表現為人們的欲望、愿望、希望、謀慮等行為反應傾向。人的欲望、愿望、希望、謀慮等可分為肯定的和否定或正向和負向兩種。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對某種客觀事物的接近、取得、保護、接受、擁護、吸收、助長、產生、造成等;否定或負向的意向就是對某種客觀事物的避開、丟棄、反對、破壞、抵抗、限止、消滅等。意向是個體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準備對態度對象作出一定的反應,因而是一種行為傾向,或叫做意圖、意動。
相關詞語:
安心樂意安心落意不可向邇不以為意不知去向不足介意拔刀相向背公向私鞭辟向里鞭擗向里別出新意不好意思不懷好意不足為意才高意廣才疏意廣差強人意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