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律
詞語 | 節律 |
---|---|
拼音 | jié lǜ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某些物體運動的節奏和規律。(二)、詩詞等的節奏和韻律。
解釋:
(一)、季節時令。
金 麻革 《置酒半山亭得秋字》詩:“況當節律變,萬物颯以秋。”《解放日報》1984.2.4:“要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順天時之變,按節律而行。”
(二)、某些物體運動的節奏和規律。
劉師培 《<駢文讀本>序》:“至若龍璪齊輝,上下異昭,笙鏞節律,間代而鳴,彰彩諧音,率由世巧。”《花城》1981年第6期:“就在這時,忽然她的心臟失去了節律,一陣痙攣,絞痛起來。”
釋義:
節律,漢語詞匯。拼音:jié lǜ釋義:季節時令或某些物體運動的節奏和規律/動物的遷徙行為
造句:
1、在這次比賽中,他們整齊和諧的節律,鏗鏘優美的舞步,舒展靈活的動作,舞出了青春的活力,舞出了時代的風采,呈現出校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
2、【音】節律動情滿盈,【樂】聲輕柔撫性靈,【情】縈愛繞心澄凈,【人】面桃花紅相映,【節】氣濃郁頌愛情,【快】打開心扉表白,【樂】不可支訴心情。
相關詞語:
抱令守律不拘小節白首一節柏舟之節卑躬屈節秉節持重別生枝節不拘細節不修小節出出律律錯節盤根大節不奪蹈節死義砥節奉公砥礪風節砥節厲行砥節勵行砥節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