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闕
詞語 | 魏闕 |
---|---|
拼音 | wèi qu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宮門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后用以借指朝廷。解釋:
(一)、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樓觀下常為懸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
《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唐 元稹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魏闕何由到, 荊州 且共依。” 清 金農 《吳江朱志廣下第后聞作粵西山水之游》詩之一:“席帽奚傷落羽悲,曉辤魏闕又天涯。”
釋義:
魏闕,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指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稱。
造句:
1、 他現在雖然是一介草民,卻心系魏闕.
2、 昔國步初屯,兵纏魏闕,群后釋位,投袂勤王。
相關詞語:
貝闕珠宮補闕燈檠補闕拾遺抱殘守闕補闕掛漏多聞闕疑鳳樓龍闕攻過箴闕救過補闕龍樓鳳闕彌縫其闕瓊樓金闕清都絳闕闕一不可人多闕少生張熟魏拾遺補闕熟魏生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