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
詞語 | 火藥 |
---|---|
拼音 | huǒ y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能在絕氧條件下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并釋放出大量熱能和氣體的物質。具有爆破和推動作用。可用作引燃藥或發射藥。黑色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解釋:
(一)、受熱或撞擊后立即引起爆炸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火藥》:“凡火藥以硝石硫黃為主,草木灰為輔。硝性至陰,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於無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驚而魄齏粉。”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烽子》:“﹝予﹞乃取火鎗火藥下鉛子,向婦人發之。”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一節:“在很早的時候, 中國 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發明了活字印刷。火藥的應用,也在 歐洲 人之前。”
(二)、藥劑名。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序:“呼吸乏喘,舉目悲矣,火藥間缺而擬之。”
釋義:
火藥,又被稱為黑火藥,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藥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也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史。
相關詞語:
熬油費火抱薪救火不可救藥不通水火把薪助火抱火厝薪抱火寢薪抱火臥薪鼻端出火鼻端生火鼻頭出火炳如觀火炳若觀火不避水火不避湯火不龜手藥不藥而愈不食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