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田
詞語 | 架田 |
---|---|
拼音 | jià ti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在沼澤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實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田。元 王禎《農書》卷十一:“架田。架,猶筏也,亦名葑田…… 江 東有葑田,又 淮 東、二 廣 皆有之。東坡《請開杭之西湖狀》謂‘水涸草生,漸成葑田’。考之農書云,若深水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坵,浮繫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坵,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浸。”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江 南大湖中有茭、蒲等,年久、根從土中沖出,浮于水面,厚數尺,可延長幾十丈,在上面施種,即可生長,稱為‘葑田’。后來,農民進一步作木排,在上面鋪泥,種植莊稼,稱為‘架田’。”解釋:
(一)、在沼澤中以木作架,四周及底部以泥土及水生植物封實而成的浮于水面的農田。
元 王禎 《農書》卷十一:“架田。架,猶筏也,亦名葑田…… 江 東有葑田,又 淮 東、二 廣 皆有之。 東坡 《請開杭之西湖狀》謂‘水涸草生,漸成葑田’。考之農書云,若深水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坵,浮繫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坵,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浸。”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 江 南大湖中有茭、蒲等,年久、根從土中沖出,浮于水面,厚數尺,可延長幾十丈,在上面施種,即可生長,稱為‘葑田’。后來,農民進一步作木排,在上面鋪泥,種植莊稼,稱為‘架田’。”
釋義:
在沼澤中用木樁作架,挑選菰根等水草與泥土攙和,攤鋪在架上,種植稻谷,叫架田,亦稱葑田。這樣種植的作物飄浮在水面,隨水高下,不致淹沒。宋、元時,江南、淮東和兩廣就有這種架田。
相關詞語:
筆耕硯田渤澥桑田滄海桑田寸田尺宅插架萬軸充箱盈架重床迭架重床疊架迭床架屋疊床架屋飯囊衣架服田力穡焚林而田焚藪而田瓜田李下瓜田之嫌海水桑田架海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