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伐
成語 | 南征北伐 |
---|---|
拼音 | nán zhēng běi fá |
字數 | 4字成語 |
形式 | abcd式成語 |
意思:
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
解釋:
ㄣㄢˊ ㄓㄥ ㄅㄟˇ ㄈㄚˊ 南征北伐 亦作“ 南征北討 ”。亦作“ 南征北戰 ”。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唐 柳宗元 《封建論》:“歷於 宣王 ,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 魯侯 之嗣。”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時,南征北討,東蕩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場春夢也。” 廖仲愷 《中國人民和領土在新國家建設上之關系》:“所以我們 中國 歷史上,說到那些南征北討,開疆辟地的皇帝,不怨他勞民傷財,就要罵他好大喜功。” 柯巖 《我的爺爺》詩:“我的爺爺,是個老紅軍,他為人民南征北戰,廝殺了多半生。” 郭小川 《萬里長江橫渡》詩:“這風口浪尖上,難道不就是我們的南征北戰路?”釋義:
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
造句:
1、宋朝初期雖然還處在南征北伐的半戰爭狀態,但趙匡胤對開科取士卻沒有絲毫懈怠,建國當年(960)便舉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錄取了十九人。
2、新掌西宋大權的不足五十年的楊氏,在前國主楊霸先南征北伐的一生結束后,迎來了楊氏第二世國主楊承平的統治,四國間因而兵馬暫歇。
相關詞語:
白首北面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筆誅墨伐必不撓北標同伐異不矜不伐暴斂橫征北郭先生北門管鑰北門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