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劇
詞語 | 薌劇 |
---|---|
拼音 | xiāng j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流行于臺灣省和福建南部薌江(九龍江中游)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清末在臺灣形成。臺灣稱之為歌仔戲。解釋:
(一)、也稱臺灣歌仔戲。流行于 臺灣 及 閩 南的 薌江 (今屬 龍海縣 )、 同安 、 廈門 等地。此劇種始于 清 末在 臺灣 的 閩 南居民間, 閩 南人之僑居于 東南亞 各國者亦多演出。
釋義:
戲曲劇種。流行于福建南部和臺灣。1928年,臺灣歌仔戲開始在閩南盛行,并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加以改進,稱“改良戲”。1954年改今稱。唱腔有七字調、雜碎調、哭調、雜念調等。劇目有《三家福》、《碧水贊》等。
造句:
1、2013年漳州市薌劇團赴臺表演劇照。
2、品傳統戲和九出折子戲,都是看家戲、拿手戲,包括薌劇(歌仔戲)一代宗師邵江海創(chuàng)作的折子戲《謝啟娶某》。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