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轡
詞語(yǔ) | 御轡 |
---|---|
拼音 | yù pè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一)、馬韁繩。喻指控制、約束之物。(二)、駕馭車馬。
(三)、比喻控御天下。
解釋:
(一)、馬韁繩。喻指控制、約束之物。
《后漢書(shū)·虞詡傳》:“法禁者俗之隄防,刑罰者人之御轡。”一本作“ 銜轡 ”。
(二)、駕馭車馬。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豈若五王登朝,必司賓主之禮;六龍御轡,取定鸞和之節(jié)。” 倪璠 注:“駕部掌車輿牛馬等物,故云是矣。”
(三)、比喻控御天下。
南朝 梁 沉約 《齊明帝謚議》:“御轡不迷,寧藉聽(tīng)於襄野;大川可濟(jì),不待備於舟檝。”
釋義:
1.馬韁繩。喻指控制﹑約束之物。 2.駕馭車馬。 3.比喻控御天下。
相關(guān)詞語(yǔ):
按轡徐行長(zhǎng)轡遠(yuǎn)馭長(zhǎng)轡遠(yuǎn)御返轡收帆詭銜竊轡金鑣玉轡金口御言截轅杜轡攬轡澄清攬轡登車攬轡中原龍御上賓齊軌連轡輕裘緩轡鐵面御史枉轡學(xué)步鬩墻御侮以簡(jiǎn)御繁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