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
詞語 | 特立 |
---|---|
拼音 | tè l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有堅定的志向和操守。(二)、獨(dú)立;挺立。
(三)、孤立。
解釋:
(一)、謂有堅定的志向和操守。
《禮記·儒行》:“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東觀漢記·周澤傳》:“少修高節(jié),耿介特立。” 宋 歐陽修 《<蘇氏文集>序》:“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不醉反恥》:“圣王重特立之人,而遠(yuǎn)茍同之士。”
(二)、獨(dú)立;挺立。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漸臺臨池,層曲九成,屹然特立,的爾殊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濁漳水》:“北城上有 齊斗樓 ,超出羣榭,孤高特立。”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清 陳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綿花歌》:“挺生奇樹號木綿,特立南州持絳節(jié)。”
(三)、孤立。
明 張煌言 《上監(jiān)國啟》:“萬里孤蹤,一軍特立。”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孤孑特立,無從考查?!?/p>
釋義:
1.謂有堅定的志向和操守。 2.獨(dú)立;挺立。 3.孤立。
造句:
1、 特立獨(dú)行:特,獨(dú)特;立,立身;獨(dú),獨(dú)自;行,行為。也泛指特殊的,與眾不同的。普遍形容人的志向高潔,不同流俗。
2、 正人如松柏,特立而不倚;邪人如藤蘿,非依附他物不能自起。李德裕
相關(guān)詞語:
哀毀骨立安家立業(yè)安身立命傲然屹立哀毀瘠立傲然挺立比肩而立壁立千仞標(biāo)新立異不立文字不破不立側(cè)足而立柴毀骨立成家立業(yè)程門立雪柴立不阿超然獨(dú)立成家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