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
詞語 | 頤和園 |
---|---|
拼音 | yí hé yuá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中國古典園林。北京市名勝古跡之一。位于北京西郊。原系清代帝王的行宮和花園。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組成?,F為著名的游覽勝地。解釋:
(一)、中國 名園之一。在 北京 西郊, 金 貞元 元年(1153年) 完顏亮 設為行宮。
明 時皇室改建為 好山園 。 清 乾隆 時又改建,名 清漪園 ,1860年被 英 法 聯軍所毀。1888年 慈禧太后 移用海軍經費重建,始改今名。1900年被八國聯軍破壞。1903年修復。面積約290公頃。以 萬壽山 為中心,前山有長廊、 排云殿 、 佛香閣 、 智慧海 等著名建筑;面臨 昆明湖 ,點綴 清晏舫 (石舫)、 知春亭 、 十七孔橋 和 鳳凰墩 等。后山蒼林修竹,景色幽靜,有 諧趣園 等建筑。西有桃柳夾道的長堤。園外借用 西山 、 玉泉山 之景,景物曲折多變,形成“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布局。為 北京 著名游覽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釋義: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在北京西郊。金代為皇帝行宮,明代為“好山園”,清代改“清漪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所毀。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軍軍費重建,改名“頤和園”。面積290萬平方米。分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萬壽山前有728米彩色長廊,山上有排云殿、佛香閣、智慧海等建筑。長廊前為昆明湖,有清晏舫、知春亭、十七孔橋。東宮門內有仁壽殿、德和園、樂壽堂、玉瀾堂等建筑。著名游覽勝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造句:
1、頤和園的長廊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畫廊。
2、整修一新的頤和園迎來了第一批游客。
相關詞語:
彼倡此和白雪難和抱甕灌園彼唱此和倡而不和春風和氣春和景明春色滿園此唱彼和趁水和泥地利人和朵頤大嚼大塊朵頤鼎鼐調和風和日麗風和日暖風和日美風和日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