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憲
詞語 | 刑憲 |
---|---|
拼音 | xíng xi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刑法。漢 王充《論衡·答佞》:“圣王刑憲,佞在惡中;圣王賞勸,賢在善中。”唐 韓愈《舉錢徽自代狀》:“可以專刑憲之司,參輕重之議。”《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或居臺鉉,或處權衡,或列近職而預機謀,或當峻秩而掌刑憲,事分逆順,理合去留。”(二)、刑罰。宋 范仲淹《奏為置官專管每年上供并軍須雜物》:“既稱軍須,動加刑憲,物價十倍,吏辱百端,輸納未前,如負重罪。”《元典章·刑部·新刑》:“但犯大辟犯人出於不得已,身遭刑憲,瞑目而受。”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女知陷阱已深,勸令誣服,以免刑憲。”
解釋:
(一)、刑法。
漢 王充 《論衡·答佞》:“圣王刑憲,佞在惡中;圣王賞勸,賢在善中。” 唐 韓愈 《舉錢徽自代狀》:“可以專刑憲之司,參輕重之議。”《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四》:“或居臺鉉,或處權衡,或列近職而預機謀,或當峻秩而掌刑憲,事分逆順,理合去留。”
(二)、刑罰。
宋 范仲淹 《奏為置官專管每年上供并軍須雜物》:“既稱軍須,動加刑憲,物價十倍,吏辱百端,輸納未前,如負重罪。”《元典章·刑部·新刑》:“但犯大辟犯人出於不得已,身遭刑憲,瞑目而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女知陷阱已深,勸令誣服,以免刑憲。”
釋義:
1.刑法。 2.刑罰。
相關詞語:
當刑而王遁天之刑發憲布令繁刑重賦果刑信賞諱兵畏刑僭賞濫刑恪守成憲口含天憲口銜天憲隆刑峻法明刑弼教明刑不戮明正典刑威刑肅物刑措不用刑期無刑刑于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