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
詞語 | 壁畫 |
---|---|
拼音 | bì huà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畫在建筑物墻壁或天花板上的畫。是歷史最悠久的繪畫形式之一。有石窟壁畫、寺觀壁畫、宮廷壁畫、墓室壁畫等多種。可以表現特定的題材,也可以只起裝飾作用。解釋:
(一)、繪在壁上的畫。原始社會人類在洞壁上刻畫各種圖形,以記事表情,是最早的壁畫。據歷史記載, 漢武帝 畫諸神像于 甘泉宮 , 宣帝 圖功臣像于 麒麟閣 ,也都是壁畫。自 魏 晉 到 唐 宋 ,佛道兩教盛行,寺院道觀多有壁畫。
敦煌 壁畫保存了當時大量杰出的藝術作品。 明 清 卷軸盛行,壁畫漸衰。 唐 駱賓王 《四月八日題七級》詩:“銘書非 晉 代,壁畫是 梁 年。” 唐 段成式 張希復 《游長安諸寺聯句·諸畫聯句》:“惜哉壁畫世未殫,后人新畫何汗漫!”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江瀆廟 西廂有壁畫犢車。”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 太微宮 里面有壁面,是名畫家 吳道子 的手筆。”
釋義:
繪在建筑物的墻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敦煌~。
造句:
1、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當年包公的官府壁畫上也畫著一幅荷花圖,上面也有“光明正大”幾個字。荷花還代表善良真誠的意思。
2、大殿內塵封土積,蛛網縱橫,塑像已殘缺不全,壁畫因受風雪的侵襲,也色彩斑駁模糊不清了。
相關詞語:
半壁江山傍人籬壁壁壘森嚴壁立千仞半壁河山半壁山河壁間蛇影閉壁清野赤壁鏖兵出謀畫策穿壁引光尺壁寸陰充饑畫餅從壁上觀雕梁畫棟東南半壁斷壁殘璋斷壁頹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