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息
詞語 | 滅息 |
---|---|
拼音 | miè x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滅熄”。消亡;止息。(二)、指除滅。
(三)、熄滅。
解釋:
(一)、亦作“ 滅熄 ”。消亡;止息。
《荀子·成相》:“仁人糟糠,禮樂滅息,圣人隱伏 墨 術行。”《漢書·董仲舒傳》:“邪辟之説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 唐 段文昌 《享太廟樂章》詩:“澤周八荒,兵定四極。生物咸遂,羣盜滅息。”
(二)、指除滅。
宋 曾鞏 《祭孔長源文》:“迺使 荊 粵 ,銓材著職,滅熄苛嬈,蘇僵博瘠。”
(三)、熄滅。
《史記·龜策列傳》:“日月并蝕,滅息無光。” 徐遲 《不過,好日子哪天有》:“但現在燈籠里的蠟燭大概燒完了,精疲力盡,火光該滅熄了吧。”
釋義:
1.亦作"滅熄"。 2.消亡;止息。 3.指除滅。 4.熄滅。
相關詞語:
保境息民鼻息如雷屏氣斂息屏聲息氣不可磨滅不生不滅兵強則滅秉公滅私不遑寧息屏氣懾息川流不息喘息之間柴毀滅性喘息未定重足累息重足屏息大義滅親東窗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