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
詞語 | 北齊 |
---|---|
拼音 | běi q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北朝之一,公元550—577,高洋所建。見〖南北朝〗。解釋:
(一)、朝代名。
北朝 之一。公元550年 高歡 子 高洋 取代 東魏 ,自立為帝,國號 齊 ,都 鄴 (今 河北 臨漳 西)。為與 南朝 齊 相別,史稱 北齊 。據(jù)有今 河北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及 遼寧 省西部。公元577年為 北周 所滅。歷六帝,二十八年。
釋義:
北朝之一,公元550-577,高洋所建。參看〖南北朝〗。
造句:
1、 夜覺昨非,今悔昨失。出自: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序致》覺:醒悟。悔:后悔,悔過。應(yīng)當(dāng)經(jīng)常自我反省。顏之推
2、 巧偽不如拙誠。出自: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篇》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顏之推
相關(guān)詞語:
白首北面百花齊放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fēng)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比肩齊聲比翼齊飛必不撓北并駕齊驅(qū)白首齊眉北郭先生北門管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