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
詞語 | 元戎 |
---|---|
拼音 | yuán r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主將;元帥。戎(róng):兵器,軍隊。解釋:
(一)、大的兵車。
《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朱熹 集傳:“元,大也。戎,戎車也。” 漢 班固 《封燕然山銘》:“驍騎十萬,元戎輕武,長轂四方,雷輜蔽路。” 唐 楊炯 《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元戎十乘,驅 衛 霍 於前軍;甲士三千,列 孫 吳 於后殿。”
(二)、大軍。
《史記·三王世家》:“虛御府之藏以賞元戎,開禁倉以振貧窮。”《漢書·董賢傳》:“統辟元戎,折衝綏遠。” 顏師古 注:“元戎,大眾也。” 宋 蘇軾 《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揮使制》:“出總元戎,作先聲於士氣;入為環尹,寓軍政于國容。” 清 秦松齡 《雜感》詩:“ 關隴 車書此日同,相公拜命領元戎。”
(三)、主將,統帥。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王》:“我之元戎上將,協力同心,承稟朝謨,致行明罰。” 唐 柳宗元 《故連州員外司馬凌君權厝志》:“以謀畫佐元戎,常有大功。”《老殘游記》第六回:“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 陳毅 《開國小言》詩:“元首耀北辰,元戎雄 泰岱 。”
(四)、軍器名,弩的一種。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亮 ﹞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釋義:
1.大的兵車。 2.大軍。 3.主將,統帥。 4.軍器名,弩的一種。
造句:
1、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2、 幕府過荷朝寄,義百常憤,董司元戎,龔行天罰。
相關詞語:
兵戎相見返本朝元返本還元鉤元提要鉤元摘秘狐裘蒙戎還元返本詰戎治兵開國元老開國元勛連中三元棄筆從戎戎馬倥傯戎馬倉皇戎馬倥傯戎馬劻勷戎馬生郊戎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