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良
詞語 | 循良 |
---|---|
拼音 | xún liá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官吏奉公守法。(二)、指循良的官吏。
(三)、善良。
解釋:
(一)、謂官吏奉公守法。
《北史·孫搴等傳論》:“ 房謨 忠勤之操,始終若一。 恭懿 循良之風(fēng),可謂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出膺賢守,則郡國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吾每見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終不能活者,不剛也。” 孫中山 《孫文學(xué)說·不知亦能行》:“官吏不過為人民之僕,當(dāng)受人民之監(jiān)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當(dāng)任用之;其酷劣者,當(dāng)淘汰之。”
(二)、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謝上表》:“常以萬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張夫子巡撫山東》詩之一:“循良久數(shù) 張京兆 ,副相依然 漢 上公。”
(三)、善良。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烏可執(zhí)一哉?”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舟子頗循良,令其糴米煮飯。”
釋義:
1.謂官吏奉公守法。 2.指循良的官吏。 3.善良。
造句:
1、古之循良吏,愛民如子,民亦愛之如父母,召信臣何以稱召父,杜詩何以稱杜母,惟事事求益于民而已。
2、遍選循良布八方,擊壤重見雍熙域!他兩個(gè)人雖苦,倒也相安。
相關(guān)詞語:
安良除暴逼良為娼別作良圖乘堅(jiān)驅(qū)良除暴安良存心不良怠惰因循蹈規(guī)循矩蹈矩循規(guī)蹈矩循彟惡性循環(huán)負(fù)恩昧良廣結(jié)良緣好天良夜吉日良辰將遇良材金玉良言金玉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