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刻
詞語 | 險刻 |
---|---|
拼音 | xiǎn kè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陰險忌刻。《南齊書·周山圖傳》:“攸之 見與隣鄉(xiāng),亟同征伐,悉其為人。性度險刻,無以結(jié)固士心。”《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二年》:“韓非 險刻,背六經(jīng)之旨,愿無留意!”《明史·詹徽傳》:“﹝ 詹徽 ﹞有才智,剛決不可犯,勤於治事,為帝所奬任。然性險刻。”解釋:
(一)、陰險忌刻。
《南齊書·周山圖傳》:“ 攸之 見與隣鄉(xiāng),亟同征伐,悉其為人。性度險刻,無以結(jié)固士心。”《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二年》:“ 韓非 險刻,背六經(jīng)之旨,愿無留意!”《明史·詹徽傳》:“﹝ 詹徽 ﹞有才智,剛決不可犯,勤於治事,為帝所奬任。然性險刻。”
釋義:
險刻是漢語詞匯,讀音是xiǎn kè ,解釋為陰險忌刻。
相關(guān)詞語:
不避艱險春宵一刻乘險抵巇出夷入險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鉆刻薄雕蟲篆刻雕文刻鏤雕蟲刻篆雕心刻腎鋌鹿走險豐取刻與赴險如夷負(fù)險不賓負(fù)險不臣鬼刻神劖畫地刻木